一、以真實為前提

 紀實攝影是指對人類社會進行真實記錄的一種表現形式,它需要攝影師以一種公平、負責、客觀的心態去記錄自己的見聞,而不能以個人的情感準則來評判事件。因此,紀實攝影被視為揭示人類自身最重要的媒介標準,在所有類型的攝影中最受世人尊敬和欽佩。

這是因為紀實攝影的目的就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公正而冷靜地記錄下人們的日常生存狀態——無論他們生活在哪裡。好的紀實畫面不在於主體,而在於主體被拍攝出來的結果。

相對而言,紀實攝影對攝影技巧的要求並不高,攝影師能否敏銳地把握住值得記錄的,是需要依靠經驗和長期的磨煉來及時做出反應。

二、拍攝人文紀實類題材的技巧

真實的畫面最能打動人,也最能引人深思
 

1.決定性瞬間

紀實攝影的要訣是表現關鍵時刻。沒有攝影經驗的愛好者,容易犯的錯誤是看到主體後立即開始拍攝,實際上對於成功的攝影師而言,耐心有時更重要。當發現有潛質的拍攝題材時,攝影師應耐心等待最精彩的關鍵時刻出現。

正如攝影大師布列松所說,任何事物都有其決定性瞬間,攝影師的工作就是要捕捉這一瞬間。需要注意的是,決定性瞬間並不是指事物在發展或演變過程中的「高潮點」,而是攝影師在具有「預見」主體動態趨勢的能力下,據此調整自己的位置,當主體移動到恰當位置或出現具有代表性動作,攝影師又恰好處於最佳位置時,被拍攝下來的瞬間。

2.讓照片中的眼睛傳情達意


如果說面部表情是以人像為主要表現對象的紀實類照片的視覺中心,那麼照片中的眼睛就是中心的中心,尤其是在拍攝半身和特寫人像時,眼睛在照片中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絕大多數觀者會被一張照片中的眼神吸引,並試圖讀懂照片中人物的情緒。在一張好的照片中,人物的眼睛一定能夠準確地傳達出人物的憧憬、思念、憂鬱、感懷或其他喜怒哀樂之情。


在大多數情況下,當被攝者注意到自己在被攝影師拍攝時,表情、眼神和動作都會變得不自然,因而,拍攝紀實類攝影作品時,裝扮和相機最好不要太張揚。


3.旅遊攝影 時刻準備著


在旅途攝影中,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窗外的美景卻身困車中不能拍攝,或者為無法早起或晚歸來拍攝日出日落的美景而感到遺憾。其實,不論是航班上、汽車裡或是渡輪上,每個地方都有可能拍到好照片,這需要我們處於時刻準備的狀態,當遇到好的光線和景色時善於抓住時機進行拍攝。

4.一些有用的小技巧。

  • 不要關閉相機,但為了省電可以將待機時間設置得稍短一些,以便於通過按下快門快速喚醒相機,進入拍攝狀態。
  • 如果玻璃太髒,可試著將鏡頭貼近玻璃,並使用大光圈進行拍攝。
  • 如果路途顛簸,可用高速快門試拍,或者使用低速快門,將窗外的風景模糊成為漂亮的線條。
  • 乘坐長途車時,如果條件允許,最好坐在第一排,這樣不僅能夠發現更多美景,也能夠獲得更多拍攝機會。

養成平時就將相機準備好的習慣,這樣即使是遇到擦肩而過的風景, 也能順利地捕捉下來

三、在匆忙旅行中拍攝風光佳片的技巧

在匆忙旅行中,拍攝風光與自由行在野外風光攝影有很大不同之處。首先,在景區進行風光攝影,時間緊張,多數是在下車後只有2~3小時拍攝時間。其次,景區內通常人滿為患,拍攝現場雜亂無章。

於這種拍攝現狀,如果希望在短暫的時間內拍攝出好照片,可以考慮採用以下兩個技巧。

1.調整構圖儘量避開雜亂人群

例如,如果採用通常的橫畫幅水準構圖,一定會將雜亂的人群拍到畫面裡,因此在拍攝時可以將相機傾斜45°進行拍攝。傾斜的角度拍攝不僅可避開地面雜亂的人群,而且這樣的角度看起來也很新穎





除了傾斜鏡頭外,還可以採取仰視的角度拍攝,即以天空為背景,完全不展現地面景象,左下側照片所示。或者,在儘量遠的地方進行拍攝,使雜亂的人群在畫面中所占的比例儘量小

仰視以天空為背景進行拍攝, 以躲避人群

2.圍繞固定元素等待拍攝時機

如果無法通過構圖避開人或動物,那麼,要在這種較混亂的場景中快速找到畫面的秩序感,須先在現場中尋找如樹、建築物、柱子等在構圖時固定不變的元素,並通過構圖利用這些元素維繫畫面的形式感,然後耐心等待人或動物出現在理想的位置。這就比較考驗眼力、耐心與運氣了。


資料來源:12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licefree 的頭像
    Alicefree

    A Day in the Life

    Alicefr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